About Andy

Profile

Bachelor in Industry Design, Master of Science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The author of Science Note for A* in PSLE.

Who is Andy?

Why people call him 村长? 村长是怎么炼成的?
Lets go through the Time Tunnel to know everything about Andy…

小学

那个年代小学只有5年。平时没啥作业,更没有补习,下课就是和小伙伴们玩耍。有时给家里的牲畜打点青草,或帮父母干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总的来说很轻松,大家学习成绩靠的不是努力,靠天分。小二的时候我还休学了半年,但后来回去接着上,奇怪的是也没有感觉曾经缺过课,无缝衔接。因为那时候穷,穷得买不起书,看课本也是一种享受,所以自己一不小心自学了。小的时候被很多家长认为是脑子不错,基本上是班里的第一名。小升初考了我们乡的第一名。但那时镇里的好学校不招我们乡的学生,所以我选择了去另外一个乡中学,比我们乡的中学好一些。远一些,需要住校,只有周末才能回家。

初中

中学,我遇到了一位非常好的数学老师,也是我们的班主任,特别认真负责,每天都是一脸严肃。大家都很怕他,我也是。但还好,因为我的数学很好,很稳定得保持我们班第一名,所以老师对我不错。早上我们是要先做早操,然后上早自习的。有一天我生病就没去早操,后来一个同学找我说班主任让我去他的办公室,我就去了。原来老师找了几个学习好的同学做测试,做的题目是还没有学过的章节,几个同学中只有我做了出来,后面有竞赛什么基本上是派我参加。后来到初一结束的时候,老师找到我。他告诉我,如果我可以在假期把初二的课本自学完,他会同校长谈让我直接跳过中二,值升到中三,这样我就会少浪费一年。可是我们那个年代农村没有学习环境,家里农活非常忙,作为中学生的年纪,我们一回到家,都要去帮父母干农活,难得的空余的时间也是和小伙伴们出去玩耍了,所以没有时间学习。所以开学后,这个跳级的计划也就不了了之。不过我是我无所谓,觉得这样挺好的,那时农村的孩子没啥见识,也没有一个比较远的目标,父母为了维持家庭的温饱而辛苦劳作,也没时间想这些。

选择

很快中学要毕业了,我们要做出一个人生中的重要选择,有几条出路,一是中专,一是师范,一是高中,当然有些孩子直接就不学了。我选择了师范,一是可以很快开始工作,只有三年,二是受我母亲的影响。我母亲是一个老师,工作认真,对学生很关心无微不至,虽然做老师的工资微薄,但母亲还是会拿出一些钱给孩子们买一些文具作为奖品,鼓励孩子们学习。遇到雨天,孩子们中午回不了家,她会给这些孩子们买午餐。如果搁在现在可能没什么,但在那个年代,农村的贫穷是很难想象的,举个例子来说,家里一年是没有肉的,只有过年的时候才有,还要等宴请完客人才可以享受,平时的饮食就是粥和咸菜,有时咸菜都会断供,时常要姥姥家的接济。村里有托儿所,里面提供免费的食物,但我母亲不让我们去,原因是怕村民们在背后讲我父亲的闲话,我父亲是村长,我的是假的,我父亲的是真的。所以我母亲对我们要求很高,绝不能占别人的便宜,我们深受母亲的影响。那个年代农村学校里的老师大多没受过什么正规教育,而我母亲是正经的师范学校毕业的,有一年农村的民办老师们可以通过考试转成国办教师,全乡几十名老师参与考试,只有我母亲一个人通过。所以我母亲的教学成绩非常好,在我们乡是很有名的,所以每年暑假是我们家访客最多的时候。很多家长会来找我母亲,希望新的学期把孩子安排到我母亲教的班。这个是个很难解决的问题,不答应,家长们的面子过不去,答应了又担心让另外一个班的老师不高兴。但无论怎么为难,作为一个孩子,我注意到做一名好的老师会让你收获很多尊重和爱戴,所以我那时特别想当老师。于是就把老师当成了第一志愿。但是有一天一个比较有见识的亲戚的建议让我父母改变了想法,亲戚说孩子成绩这么好,上师范太委屈了些,应该让孩子上高中,进大学,看一看外面的世界。我父亲于是在志愿上报的最后一个晚,月光下,骑着自行车,20多里路, 带我去校长家把志愿改掉了。我的中考成绩很好,学校的第二名,所以我成功地进入了县第一中学,是我们那一带最好的中学,连附近城市的大学老师也会把孩子送到我们学校。

高中

在初中我是学校的第二名,但到了县一中,一个年级有400多人,我的排名在70-100之间,这里遇到了太多聪明的同学,而且和他们相比,觉得自己太土了,对世界的认知很闭塞。一下子初中的优秀生的光环不在,秒变成了一个中等偏上的普通学生。但高中的学习难度要比初中难度了,大家比的不仅仅是努力,也是在比天分。尤其是物理,很多初中学习不错的学生对于高中物理吃不消。而且不分快慢班,每个班的学生都是平均分配的,所以和一群聪明的同学一起学习,互相推动,你会进步更快,所以第一个学期期末SA1,我很快进步到班级的第三名,全校的排名18-20名,第二学期SA2,我就迅速拿到了班级第一名,同时也是全校的第一名。记得有一次回宿舍,有一个外班的同学经常去我们宿舍,看到我,和我确认我的名字,你就是那个全校第一名吗?他最后还是很不可思议的样子。后来高二代表学校参加过全国少年班选拔赛,一共7个同学参加,都是每个班的第一名, 我是我们当时唯一一个进入第二轮的。其他几位同学其实也是蛮厉害的,其中一位高考后去了清华。

2015

作为一名家有准小六考生的家长,其实并没有感受到任何来自小六会考的压力,始终认为考试应该是孩子和学校的事情, 对有“小高考”美誉的狮城小六会考也知之不多,觉得小学考试能有啥?自己小的时候小学就是玩着度过的,所以日子过得很是逍遥
2015年年尾,岁月已久,竟已记不起那些细节,总之误打误撞地加入了一个小六会考家长微信群, 从此开始了一段难忘的升学旅程。

入群

甫一入群,立刻被扑面而来,排山倒海般的信息震得目瞪口呆,oh, my God! 我是谁?我在哪儿?掉鸡血池里了吗?500人的大群满满当当,不分昼夜地积极踊跃地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之中。咱只好努力地爬楼,刷群补课,才得知小六会考在新加坡如此重要,可说是影响孩子一生的分水岭。小学生们心智尚未成熟,小六会考分流却来得有点早,没有家长悉心引导,可能会对后面的求学生涯影响巨大。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更好的环境下继续学业,少走弯路?会考路漫漫,家长必须顶上!很多家长其实从小四小五就已经活跃在群里,一直和前几届的家长们保持沟流交流,积累经验,到了小六已经是阅尽千山,只差登顶了。经常听到他们提起上几届的前辈多么多么的有智慧,对于我这种入群太晚的,只能听听传说,神往一下。不过时任小六群主也非等闲之辈,经验丰富,领导有方,资源强大,请到好多位老师助阵,学校的,补习的,群里实行专业管理,协同合作,再加上一大批积极踊跃的资深家长,群内学习交流气氛非常高涨,甚至每天上千条信息,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料,一不留神就会错过干货精华。有人贴题,有人解答,另有热心家长负责打包重要资料,转发到特设的资料群供人快速检索查阅。资料群就像是藏经阁,群员只可安静浏览不许发言,整一个专业级管理既视感,学习气氛令人热血沸腾。我如同多年独自流浪在外,终于找到组织的游子,加入了备考集体。一方面觉得自己好幸运,要知道有这么一个得天独厚的群,就会拥有更多独家的信息,资料,准备会更加充分,在有经验家长的带领下会少走不少弯路。 另一方面则是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人家都已经从小四小五就开始学习准备了,而自己前几年一直神游天外,升入小六了还是两眼一抹黑,太可怕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心里暗暗对自己说,不能再耽搁了,从现在开始,抓紧一切时间向群里的优秀家长们学习。为了孩子,时不我待,只争朝夕。

群散

正当我卯足了劲准备大干一场时, 谁知天有不测之风云,群有旦夕之祸福。一场没有任何预兆的群变风波上演了。据说是某位家长在某一天被拉进了资料群,而这位家长恰恰同时任群主早有化不开的恩怨情仇,这下尴尬了,不是冤家不聚头,踢又不能踢,留又很难留。群主很生气有人随便拉人,变得十分情绪化,霎那间整个群阴云密布,气温降到冰点。彷佛置身金庸的武侠世界,邪派魔头悄然而至,江湖告急,一场正邪对决的腥风血雨即将来临,一场江湖浩劫在所难免。所有的分享都暂停了,各大门派关门闭户,群内冷冷清清,一众江湖新手们茫然不知如何所措,迷茫中期待身穿金甲之人带来光芒万丈。可是事与愿违,很快,形势急转直下,群主极度失望宣布要退隐江湖, 而另一位兵器谱排名第一的灵魂人物,则先一步退群而去。 此时群主更是抛出了一个毁灭性大杀器 “降维打击”,一张小小的二向箔,一通黯然销魂无影腿,瞬间所有人都被踢了出去,500维瞬间化为一维空间,一个如此优秀的群就这么轰然倒塌了,消失在宇宙尽头。。。整个过程像一场梦,很美,可惜醒的太早。。。
主群没了,此时很多人还都困在资料群里,大家希望资料群群主能够带领大家走出迷茫,可是有人喊了很多次,资料群群主在群里没有任何动静。当时有消息灵通人士透露资料群群主出差,还没下飞机,大家似乎看到了一线希望。而后又有人说资料群群主下飞机了,群里开始兴奋起来。可是高兴没多久,莫名其妙地资料群群主也突然退群了,这时真的是群龙无首了。就在大家不知如何是好之时,有一位小六家长挺身而出,果断地建了一个新群,另立山头,大家都投奔了过去。就这样,一个新的小六群成立了。只可惜此群非彼群,失去了很多老前辈,没有了承上启下的Knowledge Transfer,传承的断层注定了 此小六群其平庸的命运,就像是没有了独孤九剑的华山派或是丢了葵花宝典的林家镖局。人才少了,分享的人少了,更多是闲谈聊天,期间还有老群主一个回马枪杀将回来同新任群主对峙,又掀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纷争,纷争之后呢是更加的平庸,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呀~
贴题的人少了,即使贴了,也很少人回答,更不要提学习资料的分享了,更多常见的信息是发广告,贴美食, 减肥瘦身,寻医问药。。。

自救

原本以为可以获得独特优质资源的期望瞬间化成泡影,心里觉得无比失落。据坊间传说老群主会同一小批资深家长成立一个小群,可是做为无名江湖散人自然难觅一张入群券。想要自救,可该怎么自救呢?我思故我在。。。于是开始默默关注群里每位的家长的发言,了解各位家长的风格和能力。观察了一段时间之后, 2016年3月25号,风和日丽宜分户开张,我们20多位经常发言分享的热心家长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群。建群的目的很纯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热心的家长在一起会碰撞出更多的火花,营造一个良好的分享气氛,互相扶持,互相激励,会更加团结。
没有群管理的经验就慢慢摸索,一步一个脚印,摸着石头过河,期间犯过错误,有过误解。有一次由于本人的疏忽,导致一位优秀的家长退了群,后经本人三顾茅庐,最终通过她的朋友把她又拉了回来;有热心的人才我们绝不放过,价值观不一致的,自私自利,自以为是的我们坚决踢掉。两位人事部长,一个负责拉人,一个负责踢人。通过不断地修正群规,最终我们成功了。大家在这个小群里积极踊跃,热情洋溢,每天贴题,答疑,讨论到深夜。每天的讨论远远超出了大群,而且都是高质高效的。很多有争议的题大家会发给各自学校的老师和补习老师,30位家长,20多位补习老师,20多位学校老师,构成了强大的资源支撑。最幸运的是这30位家长的能力和学识已远远超出指导小学学习的范畴。家长里有科学家(第一代新冠病毒测试芯片设计者),研究员,讲师,会计,金融精英,工程师,经理,诗人,以及早就实现财务自由全天辅导孩子的家长。好多人文理兼修,四科全能。跟优秀的人在一起会事半功倍,同这些高智商超级大脑们同行学习效率就是高。而这些家长除了高智商,热心之外,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日常持续谦虚低调,一旦开始讨论问题,立刻火花四射,才思泉涌,每每令人茅塞顿开,恍然大悟,拍案叫绝。

蜕变

经历了几个月的学习分享和磨合,大家一致认为当时市面上的名校试卷答案不严谨,answer key错误太多。经过讨论,决定分享各自学校即将来临的SA1,SA2试题,并附上各个学校给的标准答案。
大家说干就干,扫描,整理,校对,10几份有学校标准答案的试题就这样诞生了。整个过程耗时耗力,但有了真实标准答案,大家辅导起来如鱼得水,经过群内最强大脑们的对比分析,总结归纳,渐渐地大家从小六会考白丁都修炼成了考试专家。有些题,知道哪一个答案是对的但不得分,同时也知道哪一个答案是得分的,知道什么时候不纠结。被计分制折磨过的家长会知道分清这一点有多么重要。

成绩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
在大家的努力下,孩子们会考的成绩特别亮眼。
整个群27个孩子,
3个RI,
2个南洋,
4个华中,
4个RGS,
2个NUSH,
4 个德明,
2个MGS,
1个NJC,
1个Catholic High,
1个圣尼,
1个SCGS,
1个中正,
1个MSHS.

友谊

成绩是重要的,我们收获的友谊则是更珍贵的
一起拼搏,一起冲锋陷阵,互相鼓励,互相打气所获得友谊是深厚的,真挚的,是难以通过日常生活,普通社交所能获得的。每天有时间就到群里聊一聊,畅所欲言,亲密无间。
会考后,一位家长把他积累了好几年Young Scientist送给为了我,还有一位家长把整整三大包的学习资料送给了我。大家也很自然地从线上走到了线下,有时间就小聚一下。
疫情开始时,大家开始一起抗疫。互相帮助买口罩,分析疫情,研究安全措施,共度难关。非常感激其中一位家长听说我买不到口罩要把她的匀给我用,还有一位家长把原本要三家一起分的口罩都给了我们另外两家

笔记

会考后,我花了5年时间继续学习,最终写了一本科学攻略。这本notes就是我同29位优秀家长的学习心得,可以说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PSLE会考后我继续收集了更多的资料,不断更新,补充,完善,订正,陆陆续续历时5年, 共200多页。里面原本很多扫描资料或图片不够清晰,我就把其中的文字一个个地敲了出来,不清楚的图用Office重新画一个,希望孩子的眼睛看起来不会太费力。

我不推荐书店里卖的练习册,觉得和现实脱节,有时超纲,有时脱纲。这本notes里面的习题95%是来自名校试卷,PSLE考题以及学校官方资料,剩下约5% 的内容,来自网上论坛或是微信群里无法得知来源的帖子,在确认过内容相关,适用小学大纲后,一并收录在内。所以notes内容都是来自真刀真枪的实战,比市售练习册更贴近真实的小六战场。我对选入notes的材料进行了精挑细选,确保是有代表性的, 有一定难度且容易让人误判的题目。

此notes无意全面诠释科学概念,因为市面上有很多优秀的关于concept的书,例如Science PSLE Revision Guide(MC Education)(早期大家叫它灯泡书,后来新版叫老虎书)非常细致全面,如果仅是复习概念,一书在手万事无忧。

但如果您关心的是答题技巧,那么这本notes正是您要找的终极武器。里面收录了实用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加入了本群家长的学习心得-独特的,唯一的K4C+ FISH方法。如果您恰好搞不懂如何回答OEQ,看完notes你会发现它的秘密,原来并不难

2020
一路走来也得到好多热心老师的帮助,免费答疑解惑,包括Li Hongmin博士(GreatMind),石老师(科学英文),May 老师(科学数学英文), and Miss Chong 等, 非常感谢他们的无私帮助,感谢他们一次次耐心地讲解,跟他们学习了很多,受益匪浅。谢谢。
对我来说备战小六会考是一次学习之旅,也是一次友谊之旅,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也结识了很多优秀善良的人,收获了很多良师益友和真挚友谊。
祝还在奋斗中的小六学子的家长们,加油!

2021
应很多家长们的邀请,我做了一个免费的刷题群,用我的方式讲解如何回答OEQ问题。结果深受好评。很多孩子说这么一讲就明白了。结果很多孩子退了他们原有的补习班,专门听我的讲解,然后反馈给我说进步非常大,一位家长用来一个词来形容,“肉眼可见”。这给了我很大鼓励,这也间接推动我在2022年开始了补习生涯。但同时我停止了售卖我的笔记。原因是疫情阶段,我参加了很多网上公开课,有一次居然看到一家大型补习中心用我的笔记做公开课。而我的笔记是仅卖给个人的,给家长用的。补习中心要用,需要买GROUP LICENSE,但网上很难确定对方身份,所以为了保护我的IP我决定停止售卖。

2022
一口气开了两个小六班。两个小六班的会考成绩非常靓丽。65% AL1
期间根据孩子们的接受能力,我对自己的方法进行了大幅度的改良和提升

2023
开始收缩规模,觉得上一年太累了,周末没有时间陪孩子,这一年就开了一个小六。会考成绩依然非常靓丽。70% AL1。同时也进一步完善了我的教材和方法

2024
AL1AL2 88%, AL3 6%, AL4 6%. Although the results were slightly lower than expected, achieving 88% AL1-2 overall is still an incredible accomplishment—well done! To the student who scored AL4, even though it didn’t reflect your true potential this time, exams can sometimes be unpredictable, and that’s a reality we all face.

Congratulations to all the kids! Regardless of the score you achieved, you’ve worked hard to tackle this important milestone at such a young age. It’s truly remarkable how you’ve faced this challenge with determination and persistence.

Remember, this is just one step in your journey, and every step, big or small, helps you grow stronger and more prepared for the future. Be proud of your efforts and keep striving for excellence. You’ve got what it takes to succeed! 🎉💪

Home Tuition Testimonial FAQ

欢迎加入村长和Dr Bai 的科学群,为您解答小学和中学科学上的各种疑问

Reach Andy

Name
Email
Telephone
Message
The form has been submitted successfully!
There has been some error while submitting the form. Please verify all form fields again.